荷蘭-阿姆斯特丹Amsterdam,
在早期為水壩上的一座小村落,
優越的地理位置在17世紀的黃金時代由貿易帶動科學,藝術的發展,
進而晉身為當時非常重要港口與商業中心!
今日,遊走在阿姆斯特丹街頭,細數阿姆斯特丹的魅力,
Ik hou van jou~我們一起愛上阿姆斯特丹!!
1.《心動|運河之美》
有北方威尼斯之稱的阿姆斯特丹,約有90座的島嶼和1500座的橋梁。
三條主要市中心運河:
皇帝運河Keizersgracht,王子運河Prinsengracht,紳士運河Herengracht圍繞下,
漫步其中,更感覺其浪漫愉快的城市氛圍。
細細長長的房子有著大片的窗戶,沿著運河岸與綠蔭整齊並列。
在小橋流水轉彎處,發現最令人心動的阿姆斯特丹。
2.《驚艷|藝術文化》
★梵谷博物館
(圖/Claire Chen)
以知名印象派畫家-梵谷畫作為主而成立的博物館。
荷蘭人出身的梵谷,到晚年算是已窮困潦倒,
後期割下自己的左耳更被懷疑有精神疾病,進入了精神病院。
在37歲時,以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而這位瘋狂的藝術大師去世後,作品才逐漸被世人所賞識。
博物館藏有其重要作品如『吃馬鈴薯的人』,『麥田群鴉』,『向日葵』等。
★荷蘭國家博物館
(圖/Claire Chen)
荷蘭規模最大的博物館,哥德式混合文藝復興式的建築,令人不禁多看幾眼。
以光影大師-楊.維梅爾著名作『倒牛奶的女僕』為鎮館之寶。
★安妮之家
當時德國反猶太的恐怖主義下,一名小女孩安妮所藏匿的居所,
安妮以日記記錄下那段躲藏的回憶,令人鼻酸的記憶過往。
3.《品嚐|當地小吃》
★可樂餅:荷式可樂餅為長條圓柱型,內餡有多種不同的選擇,當地人喜愛程度不亞於日本。不管是餐廳或是食物販賣機都可以找到其蹤跡!
★傳統燉菜:早期荷蘭生活並不富裕,加上氣後冬日嚴寒,所以容易料理保存的燉菜變成為主流。在其它西方國家人眼中,荷式料理就像農家菜,簡單樸實無特色。但對於不喜鋪張浪費的荷蘭人來說,如此平易近人的料理才是真正的好滋味。
(圖/Claire Chen)
★荷蘭鬆餅:小小圓圓的小鬆餅通常不加任何餡料,而是在外面灑上糖霜,巧克力或奶油。咬起來非常鬆軟,在荷蘭是常見的小點心。
(圖/Claire Chen)
★焦糖煎餅:比鬆餅更常見的荷蘭小點心就屬焦糖煎餅了。熱騰騰剛出爐的餅乾皮夾上淡淡肉桂香的黏膩內餡讓人不自覺得就想來一塊。當然也可以放涼了吃,國民美食就是如此簡單方便。
★沙嗲:荷蘭在殖民印尼時,將沙嗲醬帶回,此後便融入荷蘭菜餚,因此在當地看到沙嗲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不同於印尼喜愛配飯吃,荷蘭人更愛配著薯條或是麵包來享用呢!!
(圖/Claire Chen)
★食物販賣機:不得不說能把食物這樣販賣的荷蘭人實在太聰明。不管何時想吃只要到販賣機投幣就可輕鬆取得,而且價格根本佛心銅板價,雖然食物味道普通,但卻是一個非常新奇的體驗。
(圖/Claire Chen)
當然除了以上,還有更多生鯡魚,肉泥丸等更多傳統小食等大家親自發掘囉~~
4.《私訪|夜生活》
世界最開放的荷蘭~在舊城區德瓦倫De Wallen,
有世界上最早的合法風化地區,也稱紅燈區。
當夜幕低垂,櫥窗紅燈亮起,女郎們便開始一天的工作。
在這邊從事風化工作是正當合法的,並受到黑白兩道的保護及管束。
大家好奇探訪期間~希望大家以正當的心態去看待,
並尊重性工作者,千萬不要隨便拍照唷!
5.《一口|百無禁忌》
(圖/Claire Chen)
Coffee Shop在荷蘭可不是進去喝咖啡的!
舉凡大麻煙,大麻蛋糕等跟大麻有關的吃食,Coffee Shop幾乎都有。
荷蘭對大麻採容忍政策,有規定用量及場所,限定Coffee Shop或家裡使用。
※特別注意:台灣法規嚴禁大麻,切勿攜帶回台,以身試法。
6.《專屬|季節限定》
★國王節:
將於4月27日舉行。最早以慶祝女王生日為由所舉辦的慶祝活動。而在2014年時,新國王威廉.亞歷山大繼任,將女王節更名為『國王節』。目前已成為阿姆斯特丹、全荷蘭最大的一個節日了。各地皆有音樂表演、展覽、市集與派對,皇室成員與民眾互動。大家身穿各種象徵皇室的橘色服飾,在運河上遊船開party,路上攤販林立,處處充滿熱鬧氛圍。想一起與荷蘭人舉國同慶,感受荷蘭文化,一定要限定此時遊阿姆斯特丹唷!!
★鬱金香節:
約每年3月~5月春暖花開時節,荷蘭的國花-鬱金香,便在此時綻放。能在這個季節來到荷蘭,千萬不能錯過每年限定開放的『庫肯霍夫花園』。佔地約33公頃的土地栽植出數百萬的花朵,以鬱金香為主,在園區內百花齊放,令人如入花園仙境,流連忘返。此時旅遊至荷蘭,來一趟『庫肯霍夫花園』吧!!一起見證最美的荷蘭印象-鬱金香。
最美麗的庫肯霍夫花園,國王節嗨到翻掉的運河Party,『季節限定四月份』!!!
想知道更多荷蘭行程<<<<<請按我>>>>>
還不夠過癮嗎?沒問題~下面影片帶我們回到去年國王節的精彩實況吧!!
(影片/Youtube)